高密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密菜刀
“高密刀、高密镰,蹭蹭磨磨用三年;能切大能切小,一切切到海南岛;能切粗能切细,一切切到意大利”。高密菜刀历史悠久,名扬大江南北,享誉关东内外,是名副其实的高密特产、老字号。四百年前,在“菜刀之乡”夏庄的河西、十里堡、仪家等村,就有了打刀的刀匠,并出现了刀铺。这些村几乎人人都能打制菜刀,代代相传。http://img.wfcmw.cn/material/news/img/2019/12/8ffc42a4204ccaac146c60511a1916d8.jpg
掌握此技术的有河西村的李洪求、李培直父子,仪家村的仪名策(远近闻名的“刀子王”),十里堡村的邵福隆和邵风亭、邵秀清、邵秀溪及青年刀匠邵泽中、邵泽厚、杜云先、綦孝波等。十里堡村邵家刀老辈传人邵福隆,号称“刀子邵”,是一代名匠,至今当地及附近县市的不少老年人,提起“邵福隆”菜刀,仍是赞不绝口。
改革开放后,高密菜刀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高密常发刀具厂最具代表性,其生产的黑色夹钢刀,刀身轻快,刀口锋利,不卷不崩,经久耐用,曾创“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邵铁匠”被命名为“山东省老字号”品牌。2003年山东电视台播出了“高密菜刀”专题;2004年中央电视台7频道在“致富经”栏目对高密菜刀做了专题推介,引起全国各地经销商和用户的高度重视。目前,高密现有菜刀生产企业二十家,三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十多个省市。2000年起扩展销售网络,使高密菜刀走进亚欧等地国家,在世界上获得了良好口碑。
传统菜刀一般身长20厘米左右,宽10厘米上下,背厚,身薄,刃锋。刀身宁轻勿重,以达顺手、轻便之效果。新型菜刀的特点:一是刀面光亮,二是非常锋利,三是滴水不沾,四是经久耐用。
http://img.wfcmw.cn/material/news/img/2019/12/826996e46f4a27428b6db6d6386dd67f.jpg
在工艺上,高密菜刀的祖传格言为:铜薄响,铁薄快。从选料、熟铁、批口、开槽夹钢、锻打,到熟火、开片、剪毛边、接信子、粗开刃、淬火、水磨刃、上把、包装等,要经过十几道工序。
http://img.wfcmw.cn/material/news/img/2019/12/fcd81053d3bb943361f2a818913df528.jpg
夹钢,是将钢道轨破开,用火烧熟锻打成筷子粗细,然后夹到铁里去锻打成毛胚;
http://img.wfcmw.cn/material/news/img/2019/12/161be2ccee20b45e7bb0f753b2aded09.jpg
淬火,是将锻打好的刀烧红后瞬间放在水里,使刀变硬。这样做出的刀锋利耐用,甚至一把刀能用半辈子。
有一种回帖叫做抢沙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