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齐鲁地方戏全体生态
高静认为,地方戏做为文化个性取地区属性的典型代表,不能忽视民间剧团对于剧种传布的推进感化。“以吕剧为例,百余年来从田间地头唱进了省会济南,发展为山东的代表性剧种,但在农村仍有大量的传承步队。”高静坦言,一些地方戏的民营剧团、庄户剧团,更接近该剧种生发的环境,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根本,专业院团应取其加强交换、进修。“2014年,山东推动实施了山东舞台艺术‘4+1工程’,涉及精品出产、地方戏复兴取京剧扶持、英才培育及优良剧目、优良人才激励政策等多个层面,从全体上处理了剧种发展中的难题,是保障地方戏传承的一项长效机制。”王华莹认为,在庇护地方戏全体生态的同时,还应沉视推广“个体经验”。“菏泽市‘依团带传’发展大弦子戏的举措为抢救濒危剧种提供了可行策略,大弦子戏借助枣梆剧团专业技术力量恢复剧目的做法值得其他罕见剧种自创。”王华莹说。
2011年,王华莹参加了山东地方戏调研,当时,存留的24个地方戏剧种中,有专业艺术院团的14个。此中,像皮电影、一勾勾、大弦子戏、东路梆子、鹧鸪戏等罕见剧种,有的没有专业剧团,有的没有传承人。
省政协委员、省吕剧院艺术创做室主任高静则认为,为人才培养搭建平台是剧种发展的必然之路,同时还要成立合理的艺术人才监督考评机制,树立“无为才有位”的认识。
然而,当下戏曲人才仍面临 “僧多粥少”的现状。去年6月,省文化艺术学校吕剧传承班报告表演,一时间引来省内近20家吕剧院团“抢人”。做为山东代表性剧种的吕剧尚且难觅人才,就一些濒危剧种而言,人才匮乏更是剧种发展的限制要素。
山东地方戏究竟呈现何种样貌?据查询拜访,汗青上传播于山东境内的戏曲剧种有39个,至“文革”后仅剩28个。而从上世纪90年代出书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和《中国戏曲志(山东卷)》来看,此中收录的地方戏剧种别离为27个、24个。有感于山东地方戏萎缩的现状,省政协委员、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华莹从2008年起,每年都为地方戏曲庇护而呼吁。
“地方戏曲的萎缩,不是单一缘由形成,源于全体生态的凋敝。”近年来,王华莹多次环绕加大地方戏曲投入取传布、恢复设登时方戏曲人才培养机构等问题建言献策, 其建议大都已在现实中“落地”。像渔鼓戏、扽腔、大弦子戏等濒危剧种,相继走出了沉寂,而依托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创办的吕剧、山东梆子等戏曲专业,已为剧种传承培养了大量后备人才。日前,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牵头举办的 “山东梆子进北京”等活动也为处理剧种濒危现状、推动地方戏走出去做出了无益探索。
人才建设一直是地方戏全体生态中的主要环节。近年来,山东通过举办“地方戏曲音乐创做培训班”等活动,为后备人才建设做出了积极探索。
山东是个戏剧大省,汗青上曾有30余个剧种流布于境内,但跟着时代变化,一些地方剧种遭遇了“诱人”取“冷遇”并存的艰难处境。近年来,跟着各级非遗庇护工做的开展及一系列举措相继出台,山东在推进地方戏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高静建言,在地方戏庇护取发展中,一方面,专业院团要多取基层互动,通过对保守艺术取民间资源的拾掇、挖掘,丰硕剧种的艺术本体;别的,建议当局加大对民间剧团的支撑力度,将其纳入“文化惠民”等各项表演活动,以阐扬民间剧团的传布优势。
省政协委员、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演员吕凤琴十分关心戏曲人才现状,并呼吁设立“珍稀剧种人才培养基金”。“做为国内独一的五音戏专业表演团体,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已10余年没有招入新的表演人才,剧院中坚力量多已50岁摆布, 30岁以下的男演员仅两人,专职编剧、导演、做曲人员匮乏。”吕凤琴认为,目前一些罕见地方剧种,具有人才培养渠道窄、自主培养缺资金等问题。为此,她建议相关院团设立用于为罕见剧种培养后备人才的专项基金,通过取专业院校合做办学、院团内部拜师学艺等方式,加强人才的再教育、再培训。
做为齐鲁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山东地方戏如何实现其更好的庇护取传承,仍是本年山东省“两会”上的热议话题。
沙发怎么能少了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