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头茬韭菜进青四关步步细心
前天中午10点,记者比及了第一个来领取药检结果的韭农——夏庄镇高家店村的李万军。由于药检合格,李万军领到了合格证,还有一沓子编号标签:332号。标签上印着大金钩韭菜的政府地舆标记商标和一个号码。“没有合格证,村里不让我割韭菜;没有这个号,估客不收我的菜。”李万军说。跟跟着运货车,今天凌晨零点30分,记者来到了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这里一片人来人往的熙攘景象。进入市场之前,徐永波的菜除了要称沉计费之外,还要登记蔬菜各项消息,包含品种、产地检测合格证以及产地消息等。这些消息全部输入了徐永波持有的蔬菜产物消息卡上,“没有这个卡,我就没法使用本人的电子秤,也就不能像零售商批发蔬菜。”徐永波说。
全程跟访韭菜,第一站却不是田间地头,在王延春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高密市夏庄镇药检核心。“要看望韭菜,就得从这里开始。”王延春说,如今大田韭菜已经到了收割的季节,但不准韭农自行收割,必需送样至药检核心进行农残检测,拿到合格证及编码标签后,才允许收割。
当晚6点半,一名菜农拉着一车韭菜来到了徐永波的收菜点。徐永波和工人没急着往下搬菜,先借着驾驶室的灯光细心查抄合格证,然后一筐一筐地看韭菜能否贴着编码标签,一切手续查抄完毕之后,徐永波才开始称沉搬菜。而在收菜的过程中,徐永波总是拿着一只粗水笔,在每筐韭菜上写着什么。“我这是标上种植户的名字,要是万一出了问题,得能找到是谁种的菜。”徐永波说,他查抄一遍之后,到了批发市场还要再接受查抄。虽然手续繁琐,但徐永波还长短常支撑,“韭菜质量有保障了,对我们菜商,对他们菜农都有好处。”徐永波说,2010年高密韭菜曾被查出农残超标,结果韭菜价格在一周里从每斤2块跌到了4毛,很多菜商和菜农都亏了个精光,所以对于此刻这套严格的检测轨制,大师都接受。
从青岛开车到高密,只需要1个半小时,由于两地交通便当,近几年高密已仿佛成为了青岛的 “菜园子”。据高密市农业局副局长王延春介绍,高密市2012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7.6万亩,年产量达到10亿多公斤,种植品种近百个,蔬菜总产量八成以上都销往青岛。此中,韭菜的年产量8000吨摆布,六成以上销往青岛。“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正赶上头茬高密韭菜上市。”王延春告诉记者,本年韭菜种植面积约为2000亩,估计产量取去年持平,目前来看,田间批发价格略低于去年同期。
从药检核心出来,记者来到了附近夏庄村的韭菜地,不少韭农已经开始埋头收割了。让记者感应奇怪的是,旁边站着一名身穿制服的法律人员,正拿着相机在拍照。上去一问才晓得,这名法律人员是来自高密市农业局药检站的王阳。“我拍照是为了留证,将来万一出了问题便利查询拜访。”王阳说,这片韭菜地是他的包干区,他的工做首先是查抄韭农能否有药检合格证,然后就是监督韭农把编号标签贴到韭菜上,“这还是头茬韭菜,我们工做量不算大,一天要跑四五个地方,等4月中旬韭菜开始大规模收割了,我们几乎要从晚上跑到抹黑。”王阳说。
过了半个多小时,徐永波终究拿到了蔬菜的检测合格证,“一符合格,这下能够敞开卖了。”徐永波开始忙碌了……(记者 官华晨)
转眼中午11点半了,孙女士的家人送来了两袋子大馒头,这就是孙女士和几名工人的中午饭。“没有什么此外菜,就吃地里的生韭菜。”孙女士和工人随手拿出几把韭菜,撸掉带泥的外皮,就这么一口韭菜一口馒头地吃起了午餐。“谁说俺们农民本人不吃韭菜?这都是讹传!”一名收割工开打趣说。
“赶紧卸车,等会检测员就到了。”徐永波收了15筐韭菜,总严沉约1000斤。摆放好这些韭菜之后,徐永波没有当即向外批发,“要是没有检测我就私自卖,以后就不准进入这个市场了。”徐永波说,再晚他也要等市场的检测员过来取样,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够批发发卖。措辞间,市场检测员走过来了,手上挎着个大塑料篮子。来到徐永波的摊位,检测员首先查抄了他这车菜的各项手续,然后登记了由高密市农业局发放的药检合格证,“这些消息都得记录下来存案。”检测员边说边开始取样。记者看到,检测员从每一个筐里拿出一小把韭菜,“韭菜属于沉点监测的蔬菜品种,所以每一筐都要取样。”拿着将近半斤韭菜,检测员渐渐走向市场里的检测核心。
又到了头茬韭菜集中上市的时期,谈起韭菜,很多人是又爱又怵,喜欢韭菜的独特口味、养分功能;打怵韭菜的农药使用、食品安全。前天,记者赶赴岛城韭菜最主要来源地——山东省高密市,全程记录头茬大田韭菜,从高密地头到青岛市场的完整畅通过程,还原韭菜的实在“出身”。
正说着,一名中年男子拿着七八份韭菜,走进了药检核心的尝试室。“我不是种韭菜的,我是村干部,我们不准韭农本人送样。”这名中年男子名叫李宜国,是高密市夏庄镇河西村的村干部,是替本村韭农来送样检测的。李宜国说,让村干部送样是为了防止韭农自行送样时出忽略,“我们不本人送也不安心啊,跟镇里都签了义务书,要是我担任的农户韭菜出问题了,我就得承担全部义务。”在药检核心的档案室里,记者看到一摞摞按着大红手印的义务书,王延春告诉记者,这套义务制从2011年开始实施,夏庄镇主方法导要跟高密市签义务书,村干部则要跟镇里签义务书,韭农则跟村干部签义务书,通过层层签订义务书,实现义务到人、有过必究。
菜商一般是晚上六七点开始收韭菜,所以当晚6时许,记者赶到夏庄镇张家村的一个收菜点。“我这是刚开始收,大要到晚上8点多才能全部收完,明天凌晨摆布开车运到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来自青岛的菜商徐永波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一曲都从高密向青岛贩菜,此中韭菜是最主要的叶类菜之一。“整个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的叶类菜里,估量高密菜能占到一半以上。”徐永波说,本年韭菜的价格比去年同期要便宜点,头茬韭菜比较嫩,适合生吃或者包饺子,两茬以后的韭菜味道沉,适合做汤或包子。
“我这是两亩地的韭菜,今天是第一次割。”正在收割韭菜的韭农孙女士告诉记者,她的韭菜样本是上午9点送去的,不到11点就取回了合格证和编码标签,农业局的法律人员查抄之后就能够收割了,“此刻收购价还行,一斤2块钱摆布。”孙女士边说,边熟练地用小镰刀把韭菜割断,然后放到小木匣子里,放满后就用塑料绳捆成一扎。“我的编号是180,每扎上都要贴。”将韭菜放进大筐后,孙女士开始挨个贴上编码标签。而整个过程,法律人员王阳都在边上全程监督。
http://www.qingdaonews.com/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20130405/001d094935da12c8377913.jpg
沙发!沙发!沙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