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万名群众受益高密为困难群众“兜住”稳稳的幸福
本年,高密市仔细落实社会救助各项政策,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心,为弱势人群织密扎牢社会救助安全网,制造“弱有众扶”民生幸福标杆。高密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王国华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共提供家庭成员患严沉疾病、蒙受特殊困难的703户困难群众姑且救助金204.27万元,将合适条件的296户困难群众纳入城乡低保、201户纳入特困供养。而且上述事项的审批权已经下放到镇街区,办理时间控制在15个工做日之内,急难型姑且救助能够在24小时之内办理完毕,最大程度便利困难群众就近便利办理。
一大早,高密市朝阳街道秦家岭村分离供养户秦升伦非分特别快乐,民政部分的工做人员再次登门,了解他的身体情况和糊口情况,鼓励他坚决决心,早日恢复健康,让他的表情宽慰了不少。本年69岁的秦升伦,本年1月份因不测摔倒形成左腿脱位骨折住院,医治后在家休养期间又因提前下床形成左腿脱位,3月份再次住院,两次住院前后花费了1万多元。多亏民政部分和村委会的救助,帮他渡过了难关。
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做好困难群众的民生帮扶工做,对峙“弱有所扶”,是党和当局的庄沉许诺。做为兜底性民生工程,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要一环,为困难群众切实撑起了一把“防护伞”。
“弱有所扶”是必需答好的民生文章。在将需要救助的对象纳入低保范畴之余,低保尺度也在不竭提高。在“兜底线”之余,也让“底线”越来越有温度。王国华说:“高密市从2021年1月开始,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十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尺度在2020年根本上再提高10%,全市约有3万名困难群众间接受益,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0649.18万元,切实兜住兜牢民事底线,实现弱有所扶全覆盖。”(公共报业•公共日报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唐公胜 张丽华 报道)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很多困难群众最担忧的。不久前,高密市密水街道倪家村45岁的张钧,因患脑梗,瘫痪在床。住院医治医保报销后公费6万多元,后续的医治还需要一大笔钱。这对于张钧一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费用,然而,各级救助政策让这笔费用一步步变少。各类社会救助政策的不竭完善,给低保户真正实现了兜底,让像张钧这样的困难群体得到了更多实惠。
这就是传说中坐沙发的感觉吗?好鸡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