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强硬回应网约车新规其实又是一场大戏?
所以,现如今,滴滴在各城市拥有多少活跃司机,才是有参考意义的。而41万对1万的数字差异,更多的只是给受众一种冲击和错觉。滴滴能够帮助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而今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对于新规的解读中也提到了这种融合:“通过“互联网+出租汽车”,逐步构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新型市场体系”。
笔者节前就从消息人事处获悉,各地政府将颁布网约车新规,相信各家网约车公司以及网约车供应商等都应该更早知道消息,有时间做预案应对,但一些厂商的回应或像节后综合征未愈,或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不过滴滴更勤奋,一场有策划感的借势营销节后爆发。为什么这么说呢?
据笔者观察,自从网约车行业发展以来,政策与滴滴之间,永远是一种貌似针锋相对,但从未对滴滴形成实际打击的状态,即便是当初扣车封杀之时,也只是给滴滴轻轻敲打,远不知名,而这一次也一样。
4年多盖的罗马,“新规”不可能拆了城墙虽然滴滴针对网约车新规反应非常强硬,但是我们冷静下来看,滴滴出行CEO程维自从2012年6月建立起的“罗马”,在人才与战略投资上逐渐筑起了高墙,政策拆不了城墙。人才方面,柳青与朱景士的加盟使得滴滴的融资能力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变得截然不同;而曾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首席发展官李建华与滴滴政策研究院院长张贝的加盟,则使得滴滴能够拿到第一张专车资质许可证,并维系与政府部门间的良好关系;雅虎何晓飞与阿里云章文嵩的加盟让滴滴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先机。同时,滴滴还于去年投资了Uber的对手Lyft、印度打车服务商Ola,以及东南亚最大打车应用Grabtaxi,布局海外出行市场;国内方面战略投资饿了么,以及近期火爆的ofo共享单车,收购优步中国,这都提升了滴滴在国内的影响力。而滴滴出行CEO程维日前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滴滴正在招聘数据科学家,帮助公司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所以,网约车新规征求意见稿的公布,虽然像极了一夜袭来的暴风骤雨,但实质上很难对巨头企业产生致命影响。滴滴如此强硬回应,效果颇佳,虽还不如当年“铁道部约谈猎豹浏览器”那一战影响力大,但也算打的漂亮。而且还要注意,目前“新规”只是征求意见稿,究竟最终稿是不是一刀切,还是涛声依旧,只有时间给出答案了。
所以,滴滴的发展方向,与新规中所说的“融合”方向一致,这次强硬回应,也不可能代表滴滴反悔。
出租车网约车新规征求意见稿一出,北京上海的新规尤为引人注目,其中对于“京人京车、沪人沪车”的反响最为强烈。拿北京为例,北京对于出租车司机的要求为北京户籍,而北京网约车新规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司机必须有北京户籍,未来网约车与出租车几无差别。
2015年的夏天,那时网约车市场激战正酣,笔者采访过一位滴滴司机,他表示自己的收入在几乎不变的情况下,排名已经从10万提升到4万。显然,将近一半的司机在补贴骤减后逃离。在今年7月28日,网约车暂行管理办法公布之后,笔者也曾对于网约车司机进行过采访,多位司机均表示目前的补贴已经在减少,只准备干到规定颁布前,看政策是否对司机有利。
沙发!沙发!沙发!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为何要放弃治疗? 幸福毕竟不是曹操,怎能说到就到。 如果我做了皇帝,就封你当太子! 连广告也信,读书读傻了吧 顶起顶起顶起 鄙视楼下的顶帖没我快,哈哈 孩子,这一点很重要,别看现在抢二楼并没什么,其实,这是在考验你,这次你没通过(你个脑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