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写两部戏曲还多年愿望
经过近4个月的整治,王府井地区周边目前已经全部实现15条道路和胡同不停车,打造出全市第一个“不停车街区”,彻底终结了王府井地区周边胡同停车难、停车乱的历史。下一步,王府井地区周边还将打造全市第一个“无架空线街区”。http://bj.people.com.cn/NMediaFile/2018/0912/LOCAL201809121722316645096871904.jpg
在小说创作时,莫言想到了高密的茂腔,这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一个非常小的地方戏,“对我本人来讲是最早接触的音乐戏剧。如果说我的家乡有什么声音的话,那茂腔是我们故乡的音乐旋律。李云涛院长是我们家乡的,他对茂腔的音乐感受更加深刻,后来我就想把小说和茂腔的腔体相结合,这也使得《檀香刑》有强烈的戏剧文本,有人说这是一部戏剧化的小说,或者说是小说化的戏剧文本。小说里的人物本身就是演员,他们的思维方法也就是演员的思维,他们甚至到后来有些分不清是生活在现实中还是生活在戏中。这一点在歌剧《檀香刑》里面得到了非常好的呈现。总之我想,因为家乡的茂腔戏和家乡先烈们的英雄史,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再加上我个人的创作,就促成了《檀香刑》的成功。”
让莫言感受深刻的是一部歌剧耗费了很多人的心血,包括导演、演员、指挥、乐团、舞美、灯光、服装、道具,每一个人都贡献了才华,变成集体的才华,使一部舞台作品得以呈现,“这一点也使我感慨万千,因为小说创作是个体化的劳动,我一个人躲在书房里写得如鱼得水,如果很多人在一起肯定写不好,而戏剧歌剧就不一样,就是要大家在一起。我看过他们一次彩排,看过两场演出,我也深深感到艺术创作的艰难,我相信每一个创作者在这过程中都会得到愉快的感受,通过众人的努力,艺术上更加精准。”
对于将小说改编成歌剧,莫言表示:“2000年这部小说刚刚出版的时候在文坛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当时也有很多的电影导演、戏曲导演对这个作品跃跃欲试,但是后来就知难而退了。因为改编难度确实比较大。由于小说里面描写了刽子手这样特殊的人物,里面也有比较大的篇幅描写了行刑的过程,这使很多导演望而生畏。但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处理并不是特别困难,即使把这一层抹掉依然无损完整性。在歌剧创作过程中,我跟云涛也是在一遍一遍的磨合当中一遍一遍地修改,现在越来越精粹。我认为比较好地把小说中的精华用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很好地体现出来。”
本报讯(记者 伦兵)小说《檀香刑》是作家莫言的代表作之一。2017年6月,根据小说《檀香刑》改编的同名歌剧在济南上演,莫言是编剧之一。今年12月4日,歌剧《檀香刑》将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在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莫言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称:“这部戏创作了7年时间。因为山东艺术学院院长、该剧作曲李云涛的执着,他发自内心的对小说的热爱,才使《檀香刑》得以排成歌剧。中间经过一次次打磨修改,现在呈现出精粹的状态。”回忆起当初创作小说的情景,莫言说:“胶济铁路在中国大地上是一条重要的铁路。在修建铁路的过程当中,德国侵略者对山东人民进行了疯狂的迫害。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密的农民孙文领导人们进行反抗,和德国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后来他在德国占领军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被当众斩首。小说里对这个人物进行了拔高,把他写成茂腔的班主。”
怎样把历史事实变成一部艺术作品?莫言称,当时就想一定要和当地的文化结合起来,而不是作为纯粹的故事讲述,一定要有文化含量,要有中国小说的特色,“大家知道上世纪80年代现代西方的大量翻译作品对我们这一代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在我们一些作品中产生了对西方文学的模仿。所以我想在90年代我们一定要摆脱西方的影响,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个人个性的作品。”
对于今后的写作计划,莫言表示写戏曲是自己多年的愿望,“小时候在农村也没有什么可以看的,只有民间戏曲,电影很少,县电影院每年巡回下来演一场,更多就是听乡村的野戏班唱戏,请鼓书艺人唱鼓书,从小受到的艺术熏陶就是民间戏曲,我是这样的文化养成的,以致我的小说创作里面也出现了大量的戏文、戏剧性的元素,人物也不知不觉地戏剧化。我以前主要的精力用在写小说,从去年开始也是要还一个多年的愿望,写两部戏曲,也算是对哺育我成长的民间戏曲的反哺。”
有一种回帖叫做抢沙发;P 我擦!我要沙发! 大家不要急,排队来顶贴! 严重支持! 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 求沙发 楼猪V5啊 围脖。好冷啊 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