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天气,高密吧,高密天气预报,高密信息港,高密贴吧

  • 400-800-1234
  • 打造本地最大生活服务平台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02|回复: 0

新春走基层|高密茂腔唱出年味道儿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8613
发表于 2023-3-3 05: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莫言在《檀香刑》跋文中曾这样描述茂腔:“这个小戏唱腔悲惨,特别是花旦的唱腔,简曲就是受压迫的妇女的泣血哭诉。高密东北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够哼唱猫腔,那婉转凄切的旋律,几乎能够说是通过遗传而不是通过进修让一辈辈的高密东北村夫控制的。”
  夏美华成了戏痴,跟着高音喇叭学唱戏,13岁时就考进剧团。夏美华还记得,那一天,父亲回家告诉她,“让你娘给你收拾铺盖,上剧团吧。”这样的信息,让夏美华高兴地好几天没睡着觉。
  从十几岁演老旦,夏美华一演就演了近五十年。唱腔圆润甜美、刚柔相济、慷慨激昂、表演朴实而大气,成为夏美华的艺术风格。她主演了《杨八姐送春》《寻儿记》《盼儿记》《南京殿》等几十台大戏,将一个个生动明显的艺术抽象立于舞台之上。
  《火龙记》《小姑贤》《林娘》《罗衫记》都是夏美华过年必唱的戏。夏美华记得:“过去没有电视、手机、网络,听戏就是大伙儿的开心项目。常常这边刚搭戏台子,何处早已人山人海。小西冬风刮着,小雪花飘着,我们也照样演。”
  2018年,国内首档茂腔戏曲电影《红高粱》端上荧屏,“九儿”的扮演者正是别淑君。整部电影不到2小时,采用高密方言,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高密味道。这部电影既是别淑君的一次冲破,也是高密茂腔的一次创新。
  进入剧团后,无论刮风下雨,夏美华每天除了练功还是练功。在剧团学了几年京剧,夏美华后来改行茂腔。“唱京剧调子那么高,乍一唱茂腔很不顺应,我唱不出来。”曲到有一天,夏美华在台下听茂腔《杨八姐送春》。“老艺人一上场,阿谁声音,阿谁动做,阿谁表情,一下子就把我‘抓’住了。”夏美华心想,这个“角儿”就是我要唱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别淑君记得,她第一次做为主角登台是在2014年表演茂腔《白蛇传》。这出戏排练了半个多月,而这背后,其实是别淑君打下了5年的功底。
  比来一段时间,别淑君刚忙完高密网络春晚的录制。别看小姑娘年纪小,唱茂腔可是一绝。
  在夏美华的回忆中,高密茂腔具有于村里的大喇叭里。“小时候全村只要一个高音喇叭。上学路上,喇叭里响起了京剧,我一听,戏曲怎样这么好听。”站在喇叭下,夏美华总要听完一出戏才舍得迈步分开。
  多年来,高密茂腔逐步沉淀为高密人的春节回忆,积蓄着本人的力量,焕发着新的朝气。新春佳节,记者采访高密茂腔政府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美华、高密茂腔电影《红高粱》主演别淑君,讲述高密茂腔的别样声音。
  “过年就会唱一出茂腔。”别淑君说,“茂腔在这里孕育、创新和发展,它承载着高密的风土人情,演绎着这片地盘上人们的喜怒哀乐。做为青年演员,我想把这具有家乡神韵的戏曲,好好传唱下去。”
  一入戏,或瞋目圆闭,声如洪钟,或云淡风轻,慈眉善目,夏美华功夫了得。很多人都是冲着夏美华来的,总说她把老旦唱绝了。台上的人唱得入戏,台下的人听得热闹。
  “茂腔一唱饼子贴到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到指头上。”这段在高密传播的民谣足以说明茂腔的影响力。茂腔是高密四绝之一,被誉为“胶东之花”,也叫肘鼓子戏,是山东胶东一带土生土长的地方戏。
  春节期间唱戏,是很多剧团忙年的保守。从年根到正月十五,剧团会在各个村轮换着唱戏,唱就唱高密茂腔。
  别淑君1997年出生于高密市双羊镇,由于妈妈喜欢听茂腔,所以她从小也成了茂腔迷。别淑君说:“小时候,没有专业老师教,我就学了点皮毛,会唱,不跑调。”2008年,她考入艺术学校。
  夏美华开始“偷师学艺”,眼神、动做、走位,她本人在台下不晓得磨了多少遍。由于个子矮,夏美华一曲没有登台的机会。有一次,剧团到外地表演,团长姑且决定让夏美华第二天登台唱《杨八姐送春》。夏美华只排练了两遍,就登台了。由于扮相好看,又有嗓子,台下阵阵叫好,她也由此“一战成名”。
  真正学茂腔,别淑君才领会到进修戏曲的不容易。“早上一大早,我们要起来练早功,喊嗓,跑圆场,即便是冬天,也要跑出汗来。夏天化着厚厚的妆,穿戴里三层外三层的戏服,但一上台,就必需进入角色去表演喜怒哀乐。”进修茂腔,对于气味的使用也出格讲究。别淑君说:“不一样的唱腔板式,换气方式也纷歧样。”
  临近过年,夏美华忙着去各地表演高密茂腔。“小时候听人唱戏,此刻本人站在戏台上,一到这个时候,就感觉年味儿来了。”年过六旬的夏美华唱戏已经有五十个年头,如今她已经是茂腔政府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天然,听戏也成了高密人过年特殊的回忆。一方面,戏迷们大饱耳福。另一方面,耳边是茂腔、锣鼓,长者乡亲聚在戏台下,拉着家常。还有在外打拼回家过年的人,听着不变的乡音,勾起已经的情怀,感伤忙活了一年,一出戏让人有了年味道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