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高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高密市文广新局主任孙燕告诉大家,“以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在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整体推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仅有法律和政策的保障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高全民保护意识。通过这几天的采访和问卷调查,队员们发现市民对本地的传统文化有不同层次的了解,但是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很重视,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作为聂家庄泥塑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聂臣希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他的泥塑店。在交流中队员们得知,高密聂家庄泥塑的销售情况不错,尤其在莫言获奖之后销售有一定提高。他也担心,由于泥塑工艺这个行业投入大、时间长、见效不明显,从事的人越来越少。欣慰的是,他本人当时是由于环境影响不得不从事泥塑行业;但是他的儿子聂鹏是主动要求继承父亲的手艺。两个小时的访谈之后,聂老师带领队员们来到他家中,参观了制作工坊。作坊中有很多没有完成的作品,队员们在老师指导下为泥老虎胚上色,完成的作品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8月6日,小队采访到了高密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范祚信老人。刚刚进入他的房间,队员们就被大大小小的剪纸作品和奖杯证书吸引住了。在访谈中,老师讲解了高密剪纸的独特性“黑白分明”“对比度高”,不论距离多远看剪出的图案都很清晰。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上,范老担忧一些文化如果再不保护就消失了,国家应该为每一名代表性传承人的经历和手艺进行详细的记录。
山东省高密市是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在为期天的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深入民间、采访非遗传承人,感受艺术的魅力,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的文化和生活带来的意义。
8月4日是实践进行的第一天。小队通过发放问卷,对小康河文化市场商家采取访问的形式,了解到店主对高密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了解到高密文化市场存在恶性竞争的现状。随后小队采访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扑灰年画传承人吕蓁立老师。在交流中,吕老师说得最多的也是现在市场上扑灰年画鱼龙混杂,这种不好的风气拉低了整个行业的品质。现在他正在从事扑灰年画的精品创作,努力提升高密扑灰年画的知名度。在创新方面,他认为作为扑灰年画这一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还应保持它原来的形态,太过创新不仅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还会失掉文化的本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