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开篇也孕育着新的机遇。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的南京,多年来人居品质的提升有目共睹,这其中涌现出大批品牌标杆企业,将自身累积多年的开发经验不断注入南京房地产市场,践行各自的人居理想,引领居住消费的不断升级。而面对行业与市场变局,同样有很多企业迎接挑战,走在转型前列,或是布局租赁市场“蓝海”,或是拓展绿色地产、养老地产等领域,从过去的开发转向持有和运营,从提供产品转向提供服务,为南京楼市租购并举的完善发展做出贡献。
机构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有110个城市在年内出台了250多次与房地产调控相关的政策措施,“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可谓贯穿全年。作为热点城市之一的南京也不例外,这一年南京楼市涵盖“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在内的“四限”调控持续加码,投机投资购房受到全面抑制,卖房行情持续降温,市场心态由过热回归理性,房子也在重归真正的居住价值。
2017年,南京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迅速构建。年内南京已被列入全国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城市之一,住房租赁试点方案正式出台,明确了实行租购并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培育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建立租赁交易服务监管平台等一系列措施。截至目前,南京已出让首幅自持租赁地块,挂牌首批分散式长租公寓,成立首批房屋租赁试点企业,首次实行个人信用达到一定标准零押金租房,住房租赁市场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日趋完善。
回眸2017,“房住不炒”的时代已然来临,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在经历全方位的格局重整,迎来全新的开篇。
2017年,南京楼市无论是房源还是土地都在“双限价”的基础上实现“双增供”,年内大批“限价房”开闸上市,各大板块的限价“红线”持续一年都未松动,大量楼盘全年均价维持“零涨幅”。截至目前,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连续一年环比止涨,同比也连续两个月出现下降。与此同时,热点板块不断推出住宅用地,“新宁十条”土地拍卖新规出台后,地价同样严格受限,2016年一度扎堆的高价地到2017年逐渐消失匿迹,多个板块的地价水平持续回落。
2017年,南京楼市无论是房源还是土地都在“双限价”的基础上实现“双增供”,年内大批“限价房”开闸上市,各大板块的限价“红线”持续一年都未松动,大量楼盘全年均价维持“零涨幅”。截至目前,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连续一年环比止涨,同比也连续两个月出现下降。与此同时,热点板块不断推出住宅用地,“新宁十条”土地拍卖新规出台后,地价同样严格受限,2016年一度扎堆的高价地到2017年逐渐消失匿迹,多个板块的地价水平持续回落。
由新起点前行,一个全新的“住时代”,必将演绎无限精彩!
2017年南京楼市,房企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年,调控力度没有放松,销量反弹难以重演,购房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正在淡化,房子一概好卖的行情也宣告终结。越来越严重的卖房分化冷热不均,越来越明显的资金和成本压力,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切切实实摆到每家房企面前。如何立足并且胜出?考验的是每家房企的内功,最终体现的则是市场口碑。
由新起点前行,一个全新的“住时代”,必将演绎无限精彩!
新的开篇也孕育着新的机遇。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的南京,多年来人居品质的提升有目共睹,这其中涌现出大批品牌标杆企业,将自身累积多年的开发经验不断注入南京房地产市场,践行各自的人居理想,引领居住消费的不断升级。而面对行业与市场变局,同样有很多企业迎接挑战,走在转型前列,或是布局租赁市场“蓝海”,或是拓展绿色地产、养老地产等领域,从过去的开发转向持有和运营,从提供产品转向提供服务,为南京楼市租购并举的完善发展做出贡献。
机构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有110个城市在年内出台了250多次与房地产调控相关的政策措施,“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可谓贯穿全年。作为热点城市之一的南京也不例外,这一年南京楼市涵盖“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在内的“四限”调控持续加码,投机投资购房受到全面抑制,卖房行情持续降温,市场心态由过热回归理性,房子也在重归真正的居住价值。
2017年,南京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迅速构建。年内南京已被列入全国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城市之一,住房租赁试点方案正式出台,明确了实行租购并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培育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建立租赁交易服务监管平台等一系列措施。截至目前,南京已出让首幅自持租赁地块,挂牌首批分散式长租公寓,成立首批房屋租赁试点企业,首次实行个人信用达到一定标准零押金租房,住房租赁市场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日趋完善。
回眸2017,“房住不炒”的时代已然来临,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在经历全方位的格局重整,迎来全新的开篇。
2017年南京楼市,房企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年,调控力度没有放松,销量反弹难以重演,购房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正在淡化,房子一概好卖的行情也宣告终结。越来越严重的卖房分化冷热不均,越来越明显的资金和成本压力,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切切实实摆到每家房企面前。如何立足并且胜出?考验的是每家房企的内功,最终体现的则是市场口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