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修高速,或许丰城市桥东镇更新村的村民们都不知道,在他们生活的区域,会有一处新石器时期晚期遗址。
王意乐认为,寨上史前环壕聚落的发掘对研究江西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城墙和大量房址的发现,对研究南方地区城市的出现和发展以及早期建筑的研究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据寨上史前遗址考古发掘负责人王意乐介绍,此次考古发掘时间是今年5月至9月,配合东乡到昌阜高速公路建设进行抢救性发掘。他说,这处遗址位于更新村委会老詹自然村秀水河西岸约200米处,东昌高速桩号K87+600附近。“因为这个地方叫寨上,所以命名为寨上史前遗址。”
据王意乐介绍,寨上遗址为保存完好的典型环壕聚落,地层关系复杂,遗迹丰富。特别是城墙和壕沟的发现,是目前江西最早的,将江西的筑城史上推至距今5500年前,提早了近1000年。且城墙由分层夯打技术筑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研价值。
位于广丰县五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考证,寨上遗址呈长方形,周围是水田,遗址比周边高出3~4米,四周环绕一圈壕沟,宽度在8-15米,包括壕沟在内,遗址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110米。
目前,在发掘区共发掘墓葬6座,房址10处,石构建筑2处,灰坑60个。据王意乐介绍,房址底部都是红烧土为地面,说明当年建造房子考虑了防潮因素;城墙都是木骨泥墙,也就是说当时建造城墙时,是先用木头立起来搭架子,而后在木头上夯泥土,表明当年的筑墙技术已经相当好。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说,由于寨上遗址所处的位置为东乡到昌阜高速公路路段,对该遗址的保护,他们的考虑是,在考古发掘以及资料整理均完成后,对遗址进行回填。“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回填对该遗址的保护不会造成破坏。”他说,遗址回填后,将在遗址上方进行绿化,并设置醒目标志,实施自然保护。
“江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樟树筑卫城和新余拾年山为代表的筑卫城文化,一种是以靖安郑家坳为代表的薛家岗文化晚期文化的江西变体,还有一种是以广丰社山头为代表的受到东方文化影响较深的社山头文化。”据王意乐研究,寨上遗址出土器物多数与新余拾年山相似,但也有部分器物接近东方的风格,特别是崧泽文化常见的鼎足在寨上遗址早期地层比较多见。寨上遗址早期地层的年代,比新余拾年山文化二期和三期看起来要稍早。由此,寨上遗址对研究江西新石器晚期文化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遗物,主要是陶器和石器,数量有几万件。”王意乐说,陶器主要是夹砂陶和泥质陶,器形有鼎、豆、壶、罐、釜等;石器多以砂页岩磨制而成,磨制较为精细,器形有锛、石斧、石镞、石凿、石刀等。
城池筑城体系是中国古代筑城的基本形式。我省此前考古发现的樟树筑卫城遗址,上限距今约4500年,在当时鉴定为江西最早的大型筑城遗址,该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文明时期大型土城之一。
距今约5800-4900年,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在上海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
9月16日,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联合丰城市博物馆等部门在丰城市发现一处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址。经过考古发掘,该遗址被认定为江西少见的史前环壕聚落,上限距今约5500年,将江西筑城史前推了1000年。
一般可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区等部分,其构成要素除环壕外,还有房址、窑穴、墓葬、陶窑等遗迹。
位于樟树市城东,是中国长江流域赣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主的遗址,也有青铜时代的遗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