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没有确切的大禹出生地、丧葬地考古发现之前,任何大禹研究者都可以考证大禹的出生地、丧葬地,都可以把大禹的出生地、丧葬地根据你的研究选在一个地方,包括你的家乡!
三国西晋时期的史学家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曰:“伯禹,夏后氏,姒姓也故名文命,字高密。”这里说的与前面有了不同,明确说大禹这孩子原名叫文命,而字叫高密。
以上资料有两种解读:一是说大禹的母亲生了个叫高密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大禹;二是说大禹是生于高密。但到西晋以后出现了另一种说法:说大禹的名字叫文命,字才叫作高密。
我们上面说的是大禹的主要“政绩”。除此之外,我们只要看看《尚书》与《夏本纪》中大禹与舜的对话,看看大禹的施政方针,看看大禹的人本思想,你也许会发现儒家思想的某些脉络与源头。但这不是我们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但我们也不会、也没有必要攻击和责备那些为大禹落户口的当代所有人。因为,在人文历史研究中,兴趣起源可能也来自于当地的传说,而且这最初的传说更多的是与自己的家乡有关联,任谁都会偏向于找到“大禹与我同乡”的证据。但我们反对你确定了大禹的出生地之后就“一锤定音”了的做法!不能因为你认了与大禹同乡,就不允许别人与大禹的“同乡会”了,并且不再允许别人搞大禹出生地研究了——这同样不是对基于传说中的大禹研究的科学态度!
新编《中国通史》曰:“禹,字高密。”这里,《中国通史》显然采信了皇甫谧的说法。
是的,相对于北方,南方关于大禹的庙宇、陵寝更多,是不是因为与北人南迁有直接的关系呢?!要知道,华夏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未曾断裂的完整体系。而大禹治水是大禹一生两大成功的政绩之一,并且大禹治水的成绩在千年流传中被不断地夸大,大禹也因此成为能“使蛟驱龙”的神话人物。同样,北方相对于南方的水患要少得多、小得多,而且在很多年份并不像大禹生活的时期那样洪荒遍地,而是多年连续干旱,赤地千里!大禹治水的精神留在百姓的心里,但是,当现实与精神发生冲突时,人们是否会立足现实,期望大禹降临保佑他们去战胜洪水呢?在如此情况下,他们是否会利用多种形式比如建庙宇、修陵寝请大禹光临呢?但是,建了庙宇、修了陵寝就能说大禹是那个地方人了吗?那么,哪个地区没几座关帝庙?同样,北方在更多的时候会因为干旱采取各种形式祈求上天派龙王来为他们普降甘霖以解燃眉,而不是请大禹来为他们排水!但是,你不能说大禹就不是北方人了,因为大禹生活的年代的洪水是因冰川溶化所致,那时北方还是遍地洪水!大禹之后两千年,北方更多时候是干旱的土地!
到了晋朝,禹的姓、名、字趋向完善。如西晋时期的史学家皇甫谧所著史书《帝王世纪》曰:“伯禹,夏后氏,姒姓也故名文命,字高密”、 梁元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曰:“帝禹,夏后氏,名曰文命,字高密”。不管大禹之“名”高密,还是大禹之“字”高密,从《夏本纪》到《吴越春秋》,从《帝王世纪》到《金楼子》的记载都说了一件事实:大禹的“名字”就叫高密——大禹即高密,高密即大禹!如此,高密就是人名!如果是人名在先,说明“高密”约有4300年的历史!
第二,高密最初时是个地名,这个地名名称早于大禹出生,是大禹出生于高密,大禹是高密人;
《史记》曰:“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 这条记载说的是公元前236年发生的 秦灭赵的那件事。《史记》是能查到高密作为地名出现的较早典籍,全书至少出现了七次“高密”,后六次在《史记》出现高密的地名,是因为《史记》成书于汉代,是在秦灭六国之后,这很容易理解,因为秦灭六国后, 推行郡县制,设置了高密县,属齐郡。唐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贞曰:“《世本》:鲧娶有莘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宋忠云:高密,禹所封国。”南宋史学家罗泌所著《路史》注:“密,今密之高密,禹之初封”,《路史》卷二十二又说:“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夏后氏尚黑,职由此始。封之高密,以处于擽,是为有夏,曰夏伯”;北宋时期撰著的地理巨著《太平寰宇记》说:“高密,故齐地。文帝十六年,分齐立胶西国,封齐悼惠王子卬为胶西王,都高密”;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的记载,考古发现有“高密造戈”的战国铭文;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所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高密”作为地名首次标注在战国时期。以上所引从汉至今的文献都说高密不仅是一个地名,而且还是大禹的封国!
大禹的另一伟大功绩是治水。根据司马迁的说法,具体表现在“通九道,陂九泽”,其实是开通了九条河道,修治了九个大湖。禹疏导了九条大河:把弱水疏导至合黎,使弱水的下游注入流沙(沙漠)。疏导了黑水,经过三危山,流入南海(青海)。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过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孟津,再向东经过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叫做逆河,最后流入大海。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就是汉水,再向东流就是苍浪水,经过三澨水,到大别山,南折注入长江,再向东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北江,流入大海。从汶山开始疏导长江,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疏导沇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注入黄河,两水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过陶丘北面,继续向东到达荷泽,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流入大海。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水,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再向东流入大海。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又向东与伊水会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可惜司马迁先生作古了,如果司马迁先生生活在元朝成吉思汗年代写《夏本纪》,那大禹定九州之天下,也许不会是上述这个范围吧?这不能怪原来的历史,也不要怪任何人。因为,社会的进步不但有历史的事实,还有人类所具有的情感所带来的对未来走向的愿望,与对已经过往事实的描述。我想,这大概才是一切神话产生的渊源!
我依然坚持我在《禹生高密之浅析》中关于对大禹出生地之争问题上的观点:不要为大禹落户口!因为大禹的生平事迹最初的版本都来自于传说,所有的最原始的记述也来自于口口相传。而传说本身的命运只有两个结局:一是无生命力的传说。传说本身不好玩,没意思,我听了一遍,忘记你说的是什么,所以没有再传下去,该传说至此就死了,没了下文,此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二是有生命力的传说。传说本身对社会有用,特别是对当时的统治者有用,同时对听众而言又好玩、又可以愉悦身心,我听了一遍,觉得不过瘾,还想也说给别人听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地扩散开来。因为人的趣味点的不同,导致关注点的不一致,同时,由于在口口相传中不断地加以发挥与完善,使有生命力的传说愈传愈神!
互联网百度百科“大禹”词条说:“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正如人类起源与宇宙诞生有数不清的谜题一样,在文字产生之前关于人类发展的历史更是波谲云诡(在文字产生之后对同一件事的记载也常有多种版本)!其中,早期有伟大历史贡献的伟大人物在代代人的口口相传中,其功绩不断被夸大丰富到了超越人类自身能力的程度!如是,一部人类早期神话剧本,就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人文的唯一凭据,试图从这些支离破碎的台词、潜台词中揭秘剧中主角的行踪轨迹与心路历程!
司马迁作《史记》时曾采用和删定过的《世本》载:“颛顼生鲧。鲧为颛顼子。鲧娶有辛氏,谓之女志,是生高密。”这里不但交待了大禹氏族的祖孙三代,还交待了他母亲来自有辛氏,并说有辛氏也就是大禹的母亲生了个叫高密的孩子;但也有人作这样的解读:“鲧娶了有辛氏叫女志的女子做妻子,在高密生了大禹。”
大禹作为一个传说中的伟大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关于大禹的所有传说,在全国范围内都差不多一个版本,各地传说虽小有出入,但都大同小异!通过大禹出生地研究可以调动各地大禹研究的积极性,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大禹精神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精神中来!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是她的三个源头,这是大家公认的!其中,黄河文明占据主要、主导地位起主要作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各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环境因素、战争因素、民族融合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就逐渐有了北人南迁的历史事实。秦统一六国时有50万军队留在了南越。西晋时期的“衣冠南渡”历时二百年,迁徙人口200多万。唐代安史之乱时又有人口南迁的高潮,导致河南、山东、湖北很多地区方圆百里人烟稀少,甚至洛阳城里出现“城邑残破,户不满百”的现象,史称“四海南奔似永嘉”;之后“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北宋末年的靖康年间金军攻陷首都汴梁,俘徽、钦二帝,宋高宗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先迁往扬州,又一路南逃,定都临安(今杭州市);宋朝半壁江山沦陷,民众南迁浪潮也一浪高过一浪,以浙江为中心的东南地区成为在南宋初年接纳北方移民最多的迁入地;杭州京都地位的确立,吸引了大批移民蜂拥而来;与以往大迁徙相比,靖康南渡时期的移民迁入地有了较大幅度的扩展,素以“瘴湿”著称的岭南地区竟也成为士大夫趋之若鹜的避难重地;“高宗南渡,民从者如归市。”史称“靖康南渡”。而这长期的、历次的北人南迁,多是由于天灾人祸!在天灾人祸的背景下发生的北人南迁,往往是朝庭先跑,以官绅士人为主流和主体的移民行为,是掌握话语权和有文化的人的南迁。
大禹之出生地难以确定,同样,大禹的丧葬之地也不可笃实。相对于禹的出生地与丧葬地之争,其居住地之争相对一致。《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从有关文献看,夏禹都城应在以阳城、平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最新的考古也发现了二里头(河南省偃师市)遗址是夏朝的都城。
譬如说大禹。最新的考古发现证明,大禹生活的年代距今大约4300年前。而在大禹之后约2000多年的公元前104年诞生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史学巨著《史记》。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先生生活的年代,正好在大禹与我们的生存空间的中间。司马迁根据《尚书》及之前2000多年的传说写成了《史记*夏本纪》,成为我们研究夏朝历史的主要参考。根据《夏本纪》记载,大禹“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为其主要“政绩”,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也归纳大禹的政绩主要是两大块:治洪水与定九洲。
根据《夏本纪》司马迁给我们关于禹的家族世系为:“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是说禹的祖父是颛顼、高祖是黄帝。黄帝与颛顼都是中原部落首领,他们的孙子、曾孙子禹怎么就跑到其它地方去降生了?所以,那些把大禹户口落户于某一特定地区甚至细化到某个派出所和村民小组的做法,都是对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古籍记载的断章取义。
我们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如此浩繁的工程,即使是在现代机械化条件下用短短13年时间也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以大禹时代的施工技术条件可能吗?没关系,我们不要质疑古代伟大人物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作用。我们只相信在口口相传中古代伟大人物被不断神化就行了!
我们还注意到在司马迁的叙述中,大禹虽然治理了长江,但在长江以南治水的范围只有江西的部份地区,而没有提及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
东汉史学家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曰:“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而因妊孕,剖肋而产高密。”这里说大禹母亲到壮年时仍未怀孕生产,是在砥山嬉戏时吃了一种叫薏苡的东西后才怀上了孩子,而且出生时难产,是把他母亲“剖肋”后才生下高密(这也是大禹不同于常人之处,剖肋产技术应该比现在的剖腹产技术要难吧?);同样,有人作大禹出生于高密的解读:“女嬉嬉于砥山在高密剖肋生了大禹。”
《夏本纪》又说:“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禹受舜禅让登上帝位)过了十年,禹帝到东方视察狩猎,到达会稽,在那里逝世。是“东巡狩”而非“南巡狩”,显然到不了今天的浙江之会稽。《夏本纪》也说夏都在阳城,说的是大禹到东方视察兼打猎时,在会稽这个地方去世。如此说,阳城以东、在河南、或在山东必然有个叫会稽的古地名,只是由于几千年演变湮灭了而已。如此显然大禹逝世之今天的会稽,是后人之牵强,因为从阳城往东而不向南又不过长江,根本就到不了今天的会稽!好处是对大禹死葬于会稽的说法司马迁也持怀疑态度,司马迁在《夏本纪》最后总结性记述中说:“太史公(司马迁自称)曰: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这里,司马迁起码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信息:1、“或言”:或者说?也许是?即不确定有“禹会诸侯江南”之事;2、大禹去江南是“会诸侯”而非巡天下,大禹是天子,大禹要开会,不必到都城外的其它地方,只需召集各地官员来帝都即可;3、根据上述第二点,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会诸侯也可能是诸侯会,就是天下诸侯在一起开个会,以商量达成某种契约;4、“计功而崩”,计,可以理解为计算、计较,是否可以理解为在计算计较天下谁为盟主时,不顺心意时生气而致死?——大禹能跑那么远的路去开会,说明他身体不错,突然而逝,必有缘故;5、司马迁对此感叹:“命曰会稽,”是说大禹生命该当死在会稽?还是大禹之生命死在了计算、计较上?——因为还有6、“会稽者,会计也。”司马迁明确告诉我们,这个会稽不是地名,而是一种计算行为!
第一,高密最初是个人名,这个人就是大禹;大禹出生时候的名字叫高密,后来改称字叫高密;
前面我们引用的最早记载大禹事迹的《世本》《吴越春秋》等都说大禹出生时的名字叫高密或大禹生于高密,后来,到三国时的《帝王世纪》直到现代版的《中国通史》和当下的互联网都演变为大禹字高密。不管采信哪种说法,就像我们不完全相信古代神话传说中故事一样,都没有理由完全否定基于传说的古代典籍记载!
前面我们说过,就像我们现代人不会完全相信古代神话传说中故事一样,也没有理由完全否定基于传说的古代典籍记载!不管我们对《夏本纪》关于禹“生高密”“是生高密”作何理解,不管《世本》《尚书》《夏本纪》的记载是来源于传说还是来源于湮灭了的古籍记述,都可以说明大禹与高密是有必然的联系的。因为大禹是唯一的,高密也是唯一的!
因此,不要扼杀关于大禹出生地的讨论。大禹是基于传说而鲜活丰满起来的历史人物。不但所有关于大禹的记载都来源于传说;而且所有的禹庙、禹陵、禹祠等所谓实物古迹都是大禹之后的建筑,并且是在司马迁之后,更多的是北人南迁之后,有相当部分则是现、当代的产物!并且这些来源于传说的所有原始记载对他出生地的描述都很笼统并且只言片语,不管是“禹生石纽”也好,“是生高密”“生高密”也好,论证下去,遍翻史书也能找出些许佐证,但无论谁也不能说自己研究的结果就是最终的结论。一如我们在《禹生高密之浅析》一文所言,要想弄明白大禹出生地到在底什么地方,首先要弄明白大禹的祖辈生活在哪里,特别是他爹娘在哪里生的他!
如果非要得出大禹出生地的结论,我倾向禹“生高密”“是生高密”说。因为,综合上述引文资料,有禹“生高密”“是生高密”的确切记载。
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大禹修通治理的河道有千条万条,都在他所“定九州”的范围内!
第一、在大禹出生前就有“高密”这个古地名。这样,我们就把引文记述中的“生高密”“是生高密”理解为大禹生于高密、生在高密。是高密之地名在先。第二、大禹的人名就叫高密。这样,我们就把引文中“生高密”“是生高密”理解为大禹他娘生下大禹后,把大禹命名叫高密,或者理解为大禹他娘生了个叫高密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大禹。大禹之后,才有了高密这个地名,是高密之人名在先。
先让我们看看大禹所定之九洲是哪九个洲:《夏本纪》说:“禹行自冀州始。济、河维沇(兖)州,海岱维青州,海岱及淮维徐州,淮海维扬州,荆及衡阳维荆州,荆河惟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我们本文不考证司马迁时期各州的具体地界划定,也不考证此后具体的行政区划变更,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司马迁给出的大禹定九洲、治洪水的路线图和当时九州的总体范围和基本版图:大禹出行从冀州(今河北)开始,济水至黄河之间是兖州,泰山以东到海是青州,泰山东南到海至淮河地界是徐州(以上三州基本是今天的山东和苏北地区),淮河与大海之间是扬州,荆山到衡山是荆州,荆州至黄河地区是豫州(今天的河南境内),华山南麓到黑水之间是梁州,黑水与黄河西岸之间是雍州。由此可以看出,司马迁给出的大禹所定九州范围,主要是以河南为中心的长江以北之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基本是古代的中原地区范围。至于夏禹之后部族之间的不断兼并发生的民族融合,统治疆域范围不断扩大,天下州县也随之增多,如到西汉时天下之州就有“西汉十三州”了。
我们还注意到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就是大禹在13年治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在日理万机的繁重工作期间三过家门,只能说明大禹治水期间,施工工地应该离家不会太远!
我们无法确切地弄明白人名、地名,地名、人名转换的孰先孰后,我们只要知道这两个唯一,就可以明白地知道他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必然的逻辑联系了!
前面,我们引用了古籍中对大禹出生时名字的记述与演变,讨论了大禹“定九州、通九道”的范围,只是要弄明白一个问题:大禹到底是什么地方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