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时,莫言甚至准备将电影《列宁在1918》改编成茂腔,其中有几句台词让莫言的好友王玉清记忆深刻,“列宁同志很着急,城里粮食有问题,赶快去找瓦西里,马上下乡找粮食。”这样的改编当时未能完成,却显示了莫言的文学才华和对茂腔的热爱。
在莫言看来,高密东北乡是有声音有颜色的,颜色是红高粱的红,声音当然是茂腔。“我辍学比较早,生产队里就叫我放牛,经常在一个人寂寞的时候,唱两句茂腔。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县茂腔剧团经常到乡下巡回演出。在场院里搭一个土台子,四乡老百姓都来了,那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春节前后,农闲的时候,每个村里头都有自己的业余剧团,也会排演一些茂腔戏上演,几乎人人都会唱三句两句的。我想茂腔是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起来的,我们的道德教育、人生价值观、历史知识,都是从茂腔戏里学到的。”
莫言说,自己的小说在海外广有影响,许多海外人士到高密东北乡去走访,可他们已经无法看到莫言《红高粱》里描写的那些辽阔的高粱地,但起码还有茂腔,“对于故乡,当然首提红高粱,但茂腔的影响也是深入到骨髓里的,是熟悉的乡音。”
“如果说我的故乡高密东北乡有一个主旋律的话,那个主旋律肯定是茂腔。”莫言在接受采访时说,茂腔对于童年、少年的自己完成了道德教育,自己之后的许多道德观念,都是在茂腔这种地方戏中学到的,茂腔自然而然地滋养了莫言的文学创作,后来,莫言甚至用茂腔的笔法写出了他的小说《檀香刑》。
高密当地有句民谣,“茂腔一唱,饼子贴到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到指头上。”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但也能看出当地人对茂腔的喜欢程度。莫言自己还听说一个更神奇的故事,“我们高密有很多闯关东的,据说有一个闯关东的老太太生命垂危了,家人就拿一盘茂腔盒带往录音机里一放,老太太从病床上一跃而起,下来吃了一碗面条就干活去了。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她因为长期不听,偶尔听到确实会很激动。我自己有亲身经验,我当兵两年后第一次回家,一出车站检票口,就听到车站门口小卖部放茂腔的带子,一下子热泪盈眶,至于她唱的什么跟我没有什么关系,一听那旋律,就感觉到过去的一切都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