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多方考证,在18世纪中期,高密北乡大牟家镇安家庄段清梅(约1836年生人),曾收留善演唱小调讨饭为生的外地女子,并把学来的小调和当地流行的秧歌小曲结合起来,经常以自娱自乐的形式在本村及周围村庄演唱。段清梅教授了很多弟子,有他的儿子段明松,有北斜沟村的郑文召、蔡家站的蔡培志等。郑文召又授艺蔡泮玉、张彦平、刘书清等。1940年郑文召徒弟张彦平移居蔡站村。张彦平到蔡家站后为本县培养了焦桂英等首代茂腔女演员。
茂腔是高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密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高密这方水土特有的精神价值,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1年,张彦平在蔡家站组织徐德成、焦桂英、蔡培志等人开展文艺活动,演出《小苍山》等剧目,后召集北斜沟村李化开、刘耐功(郑文召的二期徒弟)及辛庄人陈顺三、刘学连等人演戏。张彦平自任教师口授传统剧目,并负责全面工作,演职员二十余人。后发展成为半职业性剧团营业演出,称为“郑国剧团”。1953年春,转为职业剧团,有成员32名。1954年5月转为县级职业剧团,刘玉堂任行政团长,张彦平任业务副团长。高密茂腔剧团前身即为“郑国剧团”。
6月17日,高密茂腔发源地揭牌仪式在大牟家镇北斜沟村举行,市文广新局局长徐明、大牟家镇镇长阎廷玉共同揭牌。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守森、山东省人民法院高级法官杨福迅、高密市政协副主席张兆年、高密市老领导田绍义、秦中廷、郑有奎、栗祥成、大牟家镇党委书记李沛聃等领导及学者参加揭牌仪式。北斜沟村和谐茂腔剧团、市艺术剧院茂腔青年团演员别淑君等在仪式上演唱了精彩的茂腔选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