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开始推行茂腔进校园时,家长不接受,学生不认可,甚至,有个别家长电话询问是否影响学生学习。”11月17日,高密市崇实小学副校长孙烈坤告诉记者,学校在2006年就着手将茂腔引入校园,与高密茂腔剧团结对,援引剧团专业力量,开展茂腔艺术教育。
传统文化艺术与校园教育会摩擦出何种火花?在已经有200年茂腔传唱历史的高密市,近几年,该市教育部门启动了特色美育工程,推进包括茂腔在内的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力图让茂腔这一地方传统文化在学校生根发芽。
12月1日,《大众日报》在20版刊发题为《唤醒乡土情怀和文化自信》新闻,并配发大幅图片,报道了我市挖掘、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开展茂腔进校园的办学特色。
此外,夏庄小学、北关小学的“茂腔梨园”等特色课程,都成为办学新亮点,提升了办学品位,增添了校园快乐,培养了一批茂腔“小明星”。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扬茂腔,高密市政府委托艺术院校开设了“高密茂腔少年班”,从全市公开选拔了40名在茂腔方面有天赋、有兴趣的小学生,选送到茂腔班学习进修。他们毕业后,安排到高密艺术院工作。
“一见孟轲迷途返,不由老夫喜心间。孟母三迁教子苦心一片,从今后你是青史名标万载传……”小孩儿身着戏装,粉墨登场,演唱茂腔《孟母三迁》。这是记者在高密市河崖小学校园里看到的情景。由于茂腔是地方老戏,除了高密市里的剧团,艺人多流散在民间。开始的时候,河崖小学艺术教师会唱茂腔的不多,师资面临难题。2007年,由当地2名爱好茂腔的退休老校长发起,组织退休艺术教师、当地茂腔艺人组成了茂腔戏班——红高粱艺术团,政府投资配齐了道具服装乐器等。艺术团驻设在学校,骨干演员有6人,群众业余演员21人。重要节日按照政府安排到社区演出,平时演员作为学校志愿者和特聘教师,义务教育孩子传唱茂腔。
《我们要做文明人》《校园里飞出醉人的交响》《多彩校园》,这是崇实小学编演的几首新剧目,歌词新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剧目相比较,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随着我们这几年坚持普及茂腔教育,学生和家长从不认可到认可,再到家长鼓励学生学习茂腔,实现了学校与学生的共赢。”孙烈坤说。
11月13日,高密市艺术剧院茂腔演员孙秀芝在该市崇实小学对学生进行茂腔艺术教育辅导。崇实小学借助剧团专业力量,精心开发校本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艺术特长的发展需求,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形成了新的教育特色和亮点。
河崖小学四年级学生许梦晓放学一到家,就先唱段茂腔给奶奶听,因为奶奶是个茂腔“戏迷”,也是村里的茂腔“名角”。奶奶手把手地教孙女唱腔、身段、姿态、动作,小梦晓进步很快,能唱20多支曲目,后来参加了全国经典诵读茂腔演唱,得到教育部领导和专家们的称赞。
目前,高密市有38所中小学开展了茂腔特色教育。“茂腔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点项目,一批学校先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效。今后,我们将加大政策、资源、资金、师资支持,与文化部门、艺术院、社区共建茂腔文化圈,丰富特色课程文化,唤醒乡土情怀和文化自信,办好多彩的乡村教育。”高密市教育局局长杜启强表示。
据孙烈坤介绍,崇实小学开发了《茂腔器乐》《茂腔板式》《茂腔脸谱》等系列课程,投入10多万元,制作了90套戏服,配齐了京胡、扬琴、笙等乐器,做到了课时、课程、师资、活动、场所、条件等六个保障。同时,创新茂腔教学,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胆编演新剧目,丰富了艺术形式和内涵。
“从一年级开始,教孩子认识茂腔伴奏乐器,到逐步深入了解茂腔历史故事、茂腔名角,再到乐器伴奏、学唱茂腔名段,小学毕业的时候,每个孩子都能唱几曲茂腔。艺术团不但教孩子唱,也培训教师,现在老师们也大多能唱茂腔。”河崖小学校长赵志升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