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访齐秀花前,中新网记者特意前往高密市博物馆,欣赏了齐秀花“鸿篇巨制”——历时一年多完成的剪纸版《清明上河图》,长26米,高1.3米的高密剪纸《清明上河图》,将北宋首都汴梁的繁荣市井一一展现。
如今那个把弄小剪刀的高密小姑娘,已成为常常飞赴国外表演的剪纸大师,她的名片上也有着许多头衔:山东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密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
经过数十年艺术探索,齐秀花融通了中西艺术追求,自成一格,超越了纯民间剪纸的平面化,增添了立体感,代表作主要有《千牛图》、《十二生肖》、《金牛奋蹄》、《童子牧牛》、《梁山一百单八将》、《八仙过海》、《十二金钗》、《西游记》、《三国英雄谱》、《花鸟虫鱼集》、《观音图》、《仕女图》、《清明上河图》等,皆幅幅栩栩如生,令人赞叹。
中新网高密2月6日电题:山东高密剪纸传承人齐秀花剪“百猴”迎新春 盼“非遗”绝活后继有人
“攀树摘桃”、“嬉戏人群”、“抬手望远”、“仰背抱桃”……一只只形态各异的“猴子”布满了山东高密剪纸技艺传承人齐秀花的房间,“淘气”的猴子们在猴年除夕前就早早地“闹”出了春节的喜庆。
高密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扑灰年画、泥塑和茂腔,并称“高密四宝”。
因“剪”和“减”谐音,而且“剪”和“破”相连,根据高密人祖祖辈辈的风俗,大年初一齐秀花不能动剪刀。这是一年唯一一天,她必须放下心爱剪刀,所以除夕前的几天,是齐秀花最忙的时候,她正赶制着各式各样的“猴子”。(完)
“晚上构图白天剪,每天工作12到13个小时,一年间仿佛耗损了自己多年来的元气,现在干点小活都感觉很累。”对于制作初衷,齐秀花吐露,自己剪纸40多年,却没有多少压轴作品,这幅《清明上河图》是自己作为高密剪纸非遗传承人的心血之作。
但齐秀花也表示,这样一门艺术,现在对于小一辈的吸引力已经很小。所谓传承,她并不一定要求徒弟们将来都专门从事剪纸职业,只希望徒弟们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能更广泛地传授剪纸技艺,将高密剪纸推向更远的地方。
如何将手艺继续传承,是每个非遗传承人心头最大的问题。齐秀花也不例外,她春节前告诉中新网记者,传承问题依然是她排解不开的心结。目前,她先后收了13个徒弟,大到在校大学生,小到小学生,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极具剪纸天赋的好苗子。
(资料图)2013年7月21日,齐秀花随山东省民间文化代表团访问冰岛向当地民众展示山东传统绝活剪纸艺术。邱江波摄
出生于高密的齐秀花,从小受到姥姥的影响,喜欢上了剪纸,便跟着长辈剪一些充满农家生活气息的小动物和民间故事,由此习得了剪纸艺术的基本功。齐秀花后师从高密县文化馆剪纸艺人焦岩峰,从此便走上了剪纸艺术的道路。
(资料图)2013年7月21日,齐秀花随山东省民间文化代表团访问冰岛向当地民众展示山东传统绝活剪纸艺术。邱江波摄
齐秀花还向中新网记者透露,因为两个儿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单纯的家族内师徒相传也不再适用于当下,所以她将继续收徒,盼望日后能和更多喜欢剪纸的晚辈们有师徒之缘,并找到更多得意门生,将高密剪纸不断传承。
铅笔、彩纸、一把小剪刀,在齐秀花灵巧的双手下变成了满身猴毛都剪得分毫不差的《百猴迎春》。
“剪纸作品忌死板,比起市面上的‘千张一面’的剪纸,手工传承需要加入艺人自身的艺术创造,作品要力求达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齐秀花认为,剪纸的技艺要不断加深,但真正需要传承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传承人应该将这种如陈年老酒一样,愈老愈香的技艺反复琢磨,传承精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