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托管又称“保姆式”托管,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所有环节的服务;半托管又称“菜单式”托管,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等某些环节的服务。土地托管不触动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供销合作社只是农民的土地管家,保证了农民打工种地两不误、同增收,深受农民欢迎。目前,我市已托管土地43.6万亩,“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已成为亮丽品牌。
一是强化组织联结。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和品牌优势,大力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依托基层社和县级社,自下而上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目前已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94家,所有乡镇都注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二是强化利益联结。改变社有企业各自为战局面,依托农资、农产品等骨干企业组建县级农业服务公司,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共同打造服务平台,形成全县一体化经营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县域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利益共享。三是强化服务联结。大力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组建县级电商公司和乡镇运营中心,发展农业流通企业6家、实体网点901个,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积极推进新型农民社员素质提升工程,整合系统资源,每年培训职业农民5000多人次。
2018年1月12日,北京。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表彰大会召开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会见了与会的部分代表,并举行座谈会,听取部分代表的工作汇报。作为唯一的一个县级代表,我市供销社就创新土地托管模式、打造为农服务体系的做法作了汇报,得到汪洋同志的充分肯定。
一是社农结合。市委、市政府将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各镇街区、市直部门的综合考核,市财政设立的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供销合作社与农口部门的合作,协调推动农业、农机、水利、粮食等部门的服务事项进驻为农服务中心,实现了政策联动、服务共抓。二是社社合作。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抓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大力推行基地共建、品牌共创。比如,通过与国内外大型粮食、饲料加工龙头企业合作,引导开展订单种植,现已带动当地发展小麦、玉米订单种植面积10万多亩,并通过电商等新兴业态,实现农业“接二连三”。三是社村共建。深入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创新工程,把村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优势有机结合,与村“两委”共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来发展项目,推动社村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依靠村“两委”组织农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行“保底+分红”利益分配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和农业职业管理人制度,将集约化经营溢出5-10%的土地收益归村集体所有,拓宽了村集体增收渠道。市社惠德农产品公司与驻地的4个村共建食用菌产业园并成立联合党委,增强了村党组织的服务功能。目前共建村达到436个,累计实施共建项目654个,带动村集体最高增收14万元、最低3万元。
为提升土地托管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农民参与、农民出资、农民受益的原则,整合资源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并保证农民占大股。每个为农服务中心占地20亩左右,服务半径3公里,辐射面积3-5万亩,形成“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主要开展测土配方智能配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烘干贮藏或冷藏加工、庄稼医院、农民培训6项服务,同时建设为农服务中心云平台,并与省级云平台互联互通,初步建立起专家联系到中心、中心服务到农户的工作机制。目前,已经建成为农服务中心29个,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乡镇全覆盖。
近年来,我市供销合作社强化为农服务前沿阵地的责任担当,坚持“服务规模化+农民组织化”,全力打造为农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开展“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
通过土地托管和规模化服务,各种农业要素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许多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得以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节支增收效益实现双提高。增加有效种植面积5--10%,粮食作物每亩增产10%左右,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15--20%,为农民节支提效400元以上,经济作物可达800元;水肥一体化比传统施肥节水50%以上、节省肥料40%左右;烘干技术和设备应用不仅解决了粮食晾晒难的问题,还防止了粮食霉变。
|
|